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生命哲学视域中教师生存境遇研究(2)

时间:2016-04-08 09:52 点击:
对教师而言,将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哲学结合起来是哲学的历史传承,但在实践中这_传承被技术理性取而代之,而这并不否定教师自然的生命是一个历史存在,教师的肉体身上呈现着诸多过去的痕迹,还包含着教师过去的情

  对教师而言,将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哲学结合起来是哲学的历史传承,但在实践中这_传承被技术理性取而代之,而这并不否定教师自然的生命是一个历史存在,教师的肉体身上呈现着诸多过去的痕迹,还包含着教师过去的情感和意志。由此可以看出,从生命出发理解教师生存状态渗透着不断更新的深度,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关照和研究只有在对生命和社会的反应里,才能不断增长和生成新的价值,进而获得其最高意义。正如齐美尔所说:"只要有生命存在,它就产生某种活生生的东西。"
  事实上,教师的生存状态是过去延长到现实的情境中,由一系列相互影响,时间上相续的事件构成的,并不断地发展和演进着,侵蚀着未来。教师生存状态离开了自己的记忆、经验与历史,其内涵和本质就无从谈起。而对教师生存状态绵延的记录通过记忆机制,不断地将过去事件和体验彼此叠置起来。教师生存状态价值之一在向人们提供经验,而教师个体的经验构成历史和自身生命的重要内容;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为历史文化所记录。
  (三)关注教师生命体验和价值
  齐美尔指出:"生命过程是不断保持生命自身,不断壮大、发展生命自身的过程。但是生命的含义不仅仅于此,它不仅创造更多的生命来时时更新自己,而且从自身创造出非生命的东西,这些东西又具有他们自己的规律和意义"。对教师而言,他们不是"先验预成的",是在真实生活场景中不断实现发展的"共可能"过程。教师个体在自己的生活中丰富着生命存在形式,体验到生命的内容,创造着生命的意义。正是这种体验有效地诠释了生命哲学所提倡的"教育在于唤醒人的灵魂"的理念。
  生命哲学同时主张精神自治是生命存在的样式,只有用主体性和精神性来定义生命才能揭示其存在的真谛。因为人的内心世界是良知、渴望、思想、情感及对现实生活映像的交错纵横的栖息地,也永远比现实世界真实而丰富。但这又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在此教师可以回归内心,享受真实和宁静,也因此可以回复灵性,放飞梦想。因此对教师生存境遇的理解和研究也只有和每一个个体相遇并产生互动和交融,摄取真实体验,才能提升理性内省能力,不断促进教师"生命直观"精神的不断生成。
  教师生存境遇包容于两个世界中,即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前者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外部境域,教师养成各种教育教学的惯习、专业精神和技能。但目前这种制度化、体系化了的教师专业生活世界的产生原本是为了更加高效而合理地推进教师发展,祛除"生活世界"中的教育"乱象"但这种被称作"规范世界"的教育却使教师发展变成了_种科学的方式,随着"科学世界"渐趋成熟与完善,渐渐脱离了"生活世界"。教育领域尤其是教师教育领域中,教师职场专业发展遮盖了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关照。
  二、教师生存境遇的检视
  在暗潮涌动的教育改革大潮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一直扮演着人类的文化与文明传播者、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角色。而教师在职场中树立的形象是什么?生存境遇又如何?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怎么样?笔者借助文献研究、媒体报道和自身生活体验,并结合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试图从中管窥一斑,以飨视听。
  (一)圣化形象与社会地位的背离
  从教师生存的意义以及其社会的依赖程度,教师的社会身份也相应地分为三种,即学官角色、学人角色和干部角色。自从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后,教师政治参与成为他们的职业要求和历史使命。他们凭借传统文化的"先赋性"的知识和权力扮演着立法者和阐释者角色。而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教师作为政治人的角色,主要在沟通政府和下层社会中发挥中介作用,并不直接参与政治决策。新中国成立以来,重新赋予大学教师政治阐释者的角色,但必须经过严格的思想改造。当学校不再是"党校"和"政校"时,教师的政治功能被弱化,成为知识传承和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员。而对教师研究的视域和关注点越来越远离他们的真实生活,教师发展也因此处在专业化发展和公共性成长的悖论中。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